HY_T 256-2018 溢油对海洋生物影响评估技术指南
ID: |
3A83C25D110845E38B0CBEE572007520 |
文件大小(MB): |
0.87 |
页数: |
12 |
文件格式: |
|
日期: |
2024-8-14 |
购买: |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ICS 07.060; 13.020.40,Z 06 HY,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,HY/T 256—2018,溢油对海洋生物影响评估技术指南,Technical guideline for impact assessment of oil spill on marine organisms,2018-07-30 发布2018-11-01 实施,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发布,中华 人民 共和国 海洋,行业标准,溢油对海洋生物影响评估技术指南,IIY/T 256—2018,*,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,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(100029),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(100045),网址:www.spc.org.cn,服务热线:400-168-0010,2019年2月第一版,*,书号:155066 2-,33876,版权专有侵权必究,HY/T 256—2018,刖 百,本标准按照GB/T 1.1-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百然资源部提出,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海洋环境保护分技术委员会(SAC/TC 283/SC 1)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林忠胜、靳非、王莹、丛艺、穆景利、赵冬梅、赵仕兰、杨帆,HY/T 256—2018,溢油对海洋生物影响评估技术指南,1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溢油对海洋生物影响的评估步骤和评估方法,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及其制品对海洋生物影响的评估,2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.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,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.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,GB 17378.4—200?海洋监测规范第4部分:海水分析,GB/T 21247—2007 海面溢油鉴别系统规范,GB/T 29617—2013数字密度计测试液体密度、相对密度和API比重的试验方法,GB/T 34546.2—2017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评估技术导则 第2部分:海洋溢油,3缩略语,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,MR:溢油对海洋生物物理和机械损害等级赋分(mechanical injury ranking score),()BR:溢油对海洋生物影响指数(oil biological effect ranking),PR:溢油对海洋生物长期潜在:影响等级赋分(persisent ranking score),TR:溢油对海洋生物急性毒性等级赋分(toxicity ranking score),4资料收集,溢油事故发生后,按照GB/T 34546.2-2017中6.1的相关规定收集海域功能区划类型和经济生物,养殖情况等信息,5样品采集、保存和运输,采用棕色玻璃瓶或铁质油桶现场采集溢油事故油品和分散剂,样品量不应少于5 L或5 kg。样品,采集后避光冷藏保存,并于1 d内运至实验室。样品采集、保存和运输按照GB/T 21247-2007中第5,章的规定执行,6毒性测试,6.1 受试生物选择,6.1.1 选择原则,毒性测试中受试生物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:,HY/i 256—2018,a)要充分考虑溢油事发海域的物种多样性,受试生物要尽可能涵盖鱼类、甲壳类、藻类和软体类;,b)受试生物能反映事发海域的海洋生物区系特征,以我国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代表性生物为优选,对象;,c)事发海域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物种应优先考虑;,cl)当受试生物不易获得时,可采用国际组织或科学界推荐的海洋测试物种作为补充(参见附录,A);,e)选取受试生物的早期发育阶段(鱼类/受精卵、甲壳类和软体类/幼虫或幼体)进行毒性测试,6.1.2 基本要求,毒性测试中受试生物选择的基本要求见表L,表1毒性测试中受试生物选择的基本要求,溢油事发海域及,邻近海域类型,受试生物,发光,细菌,藻类中壳类鱼类软体类其他原则要求,海洋生态环境敏,感区”,可选>!种>!种>!种>!种可选,不少于6种生物,需涵盖藻类、甲壳,类、鱼类、软体类,且不少于2种经济,物种d,海洋生态环境亚敏,感区h,可选可选>!种种)1种可选,不少于3种生物,需涵盖藻类、甲壳,类、鱼类、软体类,且不少于1种经济,物种,海洋生态环境非敏,感区,可选可选>1种可选,不少于2种生物,需包括甲壳类、鱼类,和软体类中的任一种,注:若溢油事发海域及邻近海域涉及多种功能区类型,则按环境目标要求最高的确定,"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,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,海湾、河口海域,领海基点及其周边海域.海岛及,其周围海域,重:要的海洋生态系统和特殊生境(红树林,珊瑚礁等),重要的渔业水域、海洋H然历史遗迹和H然,景观等,ト主要包括海滨风景旅游区、人体直接接触海水的海上运动或娱乐区、与人类食用直接相关的工业用水等,主要包括一般工业用水区:、港口水域等,d经济物种根据当地海域的自然分布及养殖情况确定,6.2 溢油油品水溶性组分溶液的制备与分析,6.2.1 实验材料,6.2.1.1 稀释水,应取事发点邻近区域未受溢油污染的海水,并用0.45ドm玻璃纤维滤膜过滤。若无法获取.取海盐,溶于去离子水或纯净水中,并调节盐度与事发海域一致,6.2.1.2 仪器与容器,所需仪器与容器主要包括:,a)平底龙头瓶或下口瓶(玻璃或聚四氟乙烯材质);,b)磁力搅拌器;,2,HY/T 256—2018,c)天平;,d)棕色瓶、容量瓶、烧杯、玻璃棒等,6.2.2 水溶性组分制备,6.2.2.1 油品水溶性组分的制备,油品水溶性组分制备步骤如下:,a)容器经清洗干净后,将稀释水置于容器中;,b)取适量原油或……
……